号: 003187587/202310-00026 信息分类: 乡村振兴
发布机构: 宿州市农业农村局
成文日期: 2023-10-12 发布日期: 2023-10-12 12:06
文  号: 性: 有效
生效时间: 废止时间: 暂无
名  称: 探寻振兴“密码”感受乡村脉动——宿州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综述
政策咨询机关: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: 暂无

探寻振兴“密码”感受乡村脉动——宿州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综述

来源:宿州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: 发表时间:2023-10-12 12:06 编辑:宿州信息公开017

秋分时节,宿州乡村处处生机勃勃,整齐划一的大棚里瓜果坠满枝头,高标准农田里庄稼丰收在望;一户户农家小院明亮精致;穿村而过的水泥路干净平坦,清澈见底的沟塘里鱼儿畅游……近年来,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,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动摇,紧紧围绕乡村全面振兴主题主线,聚力抓产业、促就业、稳增收、提效能,城乡面貌焕然一新,基础设施日臻完善,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,“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”的乡村振兴主旋律奏响宿州大地。在2022年度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中,我市综合排名全省第3位,并在2022年度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获“优秀”等次。

巩固成果 书写民生幸福答卷

一座幸福的城市,必有鲜明的民生底色。近年来,我市聚焦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采取“三抓”措施,持续发力,让重点民生保障清单成为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“幸福答卷”。

抓好“三保障一安全”成果巩固。健全完善控辍保学责任机制,保证全市不出现一名辍学儿童;全面落实基本医保、大病保险、医疗救助兜底综合保障体系,确保群众健康有保障;健全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,落实农村供水问题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,全力保障农村人口饮水安全。坚持开展常态化暗访督导,摸排风险隐患,确保问题及时发现、快速处置、动态清零。

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。持续完善“困难农户自主申报、基层干部走访排查、行业部门数据筛查”三线并行监测模式,做到“应纳尽纳”。截至目前,全市监测对象共15228户38886人,及时制定帮扶措施9.78万条。砀山县、萧县集中排查经验做法在全省推进会作交流发言。

抓好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。成立整改专班,综合国家、省2022年度考核评估、暗访督查和集中排查等发现问题,确定18个具体问题,制定63项整改措施,明确19家责任单位。把考核评估反馈问题、集中排查发现问题与当前各项重点工作一体推进,分类指导督办。

衔接资金 撬动产业提质增效

自2022年以来,我市共划拨“衔接资金”30.09亿元助力产业发展,壮大集体经济,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“源头活水”。

强化项目资金监管。加强备案项目审核、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调度,确保监管到位。强化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,对扶贫资产运行情况和经营性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情况进行核查。开展财政扶贫(衔接)资金项目“双五百”调研督导活动,全面提升财政衔接资金项目效益。

强化产业就业帮扶。持续抓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,简化贷款发放程序,确保应贷尽贷。今年上半年,全市累计发放小额信贷5516户2.52亿元。持续抓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,保持脱贫人口就业规模总体稳定。加强公益岗开发和管理,健全“按需设岗、以岗聘任、在岗领补、有序退岗”管理机制,保持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总体稳定。全市开发乡村公益岗位4.46万个,有效促进脱贫群众居家就业。

强化帮扶合力提升。延续市级领导联系村制度,29位市级领导联系29个出列村,定期开展“四不两直”暗访并现场交办发现问题。深入推进定点帮扶工作,督促帮扶单位制定并落实帮扶事项,持续提升帮扶成效。加强驻村干部管理培训,配合组织部门开展暗访督导,严格规范驻村工作队在岗在位制度。深化县域结对帮扶。今年以来,全市赴帮扶县考察234人次,选派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34人到帮扶县挂职,使用县域结对帮扶资金6365万元实施项目22个,推动帮扶县采购和消费4063万元。省属企业结对帮扶欠发达乡镇投入各类资金160万元,实施项目20个。

投足资金效果显。截至目前,我市共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9家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00家,均居皖北首位。砀山酥梨、泗县山芋产业入选全省首批“一县一业(特)”全产业链示范创建名单。2022年粮食总产457.95万吨,增量、增幅均居全省第一;大豆最高亩产308.9公斤,荣获2022年全国大豆高产竞赛“金豆王”,刷新全省高产纪录;首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38家,居全省第一;建成高标准农田651万亩,居全省第一;砀山县获评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,灵璧县杨疃镇入选国家产业强镇,泗县大庄镇曙光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。

数字赋能 智慧农业“慧”耕沃野

“你看,这就是我们利用无人驾驶拖拉机播种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,由于播种均匀,玉米棒大粒大,大豆颗粒饱满,大豆玉米双丰收啊。”日前,灵璧县下楼镇燎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桂高高兴地说。随着农业科技和装备的升级,智慧化农机已经成为农民朋友的“新宠”。

“我通过微信小程序,就能时刻监控园区5个种植点的实时情况。”在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,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梅拿着手机,向记者展示技术发展为农业耕种管收带来的巨大便利。张梅所说的微信小程序名为“宿州埇桥区大田物联网”,它和“埇桥区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”同步上线,深受农户欢迎。

“现在种田一部手机就能管理好几百亩地。”在埇桥区灰古镇付湖村士合种植家庭农场,负责人童士合感叹地说,“以前,地块分散,肩挑背扛路不通,农民种地靠天收,现在灌溉靠远程,不相信科技不行,农业机械化搭上智能化,降低了作业成本,提高了效益,‘一减一增’每亩可增300多块钱呢。”

智慧农业助农增产增收。近年来,我市立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、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“国字号”平台,与阿里巴巴合作共建长三角首个“数字农业产业带”;加快农机装备研制和推广应用,启动种业微型产业集聚区、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建设,高位推进预制食品产业发展,在全省率先开展数字乡村智慧农业和农业产业互联网试点建设。目前,全市已完成10个数字农业示范基地的升级改造,拥有12个获省级认定的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,正在开展省级示范创建8个。

人才矩阵 激荡振兴“源头活水”

乡村振兴,人才先行。我市在引才、惜才、用才上狠下功夫,坚持“人才下沉”、科技下乡,为乡村振兴蓄好人才“活水”。

我市一方面出台《宿州市进一步完善巩固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方案》《宿州市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(修订)》等系列文件,为加强和规范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管理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;另一方面,组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,组建“链式”复合型科技特派团和跨学科、跨领域的专业型技术服务团(队),开展“大兵团、小分队”协同作战,不断提升服务能力。目前,已组建省级科技特派团11个、市级科技特派团19个;组织1232名科技特派员走村入户进田头,讲政策、送技术。同时,围绕县域特色或主导产业,建设科技特派员标杆示范点5个;围绕乡镇特色产业,建设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科技特派员样板点6个;围绕村特色产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,建设科技特派员特色点16个。

高标准开展乡村振兴干部培训,已组织培训班1007期,培训68538人次。联合市委组织部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举办“宿州市乡村振兴培训班”,共培训市直及县区相关负责人54人。挖掘本土“头雁”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,建立人才信息库,充分激活人才“引擎”,培育中国式现代化“新农人”,让“新农人”唱主角,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。

内外兼修 破解群众幸福“密码”

“竹板一打响连环,小嘴一张顺口连,我把乡村振兴赞,‘颜值’‘气质’都外显!”日前,在灵璧县游集镇文化广场“文化夜宵”专场,尤传化、顾晓梅等4位非遗传承人打起快板庆盛世,台下群众听得投入,不时拍手称赞。

“实施乡村振兴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,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。”正在现场观看演出的游东村老人游加财高兴地说,“以前这里柴草、粪堆、垃圾堆杂乱不堪,自打建成了文化广场,灯亮了,演出活动多了,大家伙儿的心情也舒畅了。”

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文明和谐的乡风民风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今年以来,我市以建设和美乡村为目标,以推广积分制应用为重点,推动完善乡村治理工作机制,提高乡村善治水平。组织“守底线、抓发展、促振兴”大舞台巡回演出50场,宣传乡村振兴相关政策,扩大乡村振兴影响力,让村民自觉投入到乡村振兴的浪潮之中。

同时,我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,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各项工作,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,既注重外部环境建设和改善,又强调练好“内功”。萧县“抵制高价彩礼 涵养文明和谐乡风案例”入选国家乡村振兴局编制的《乡村振兴“四个一批”典型案例汇编》。

一项项产业的落地生根,一座座村庄的华丽蜕变,一张张笑脸溢满幸福……如今,在宿州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上,产业更旺了,村子更美了,村民更富了,乡村振兴的梦想正在探索与实践中一步步变为现实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