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块田”多茬种 “弱村”产业兴

发布日期:2023-02-09 10:16 编辑:王 磊 来源:安徽日报 阅读: 字号:

春节过后,萧县酒店镇申河村集体合作社菠菜种植基地里,驻村工作队和村“两委”干部又忙碌了起来。调试好智能设备后,村党总支书记张雪泥点击手机中的App,田间的喷灌系统随即开启,肥水均匀地洒向四周。

“去年咱们村合作社连茬种植的作物收益真不错,实现了‘开门红’。”“浇了‘返青水’,再搞好田间管理,4月份即可收获。我再综合比较下今年玉米、菠菜‘小四茬’和‘大三茬’种植方式,选择最优组合,今年还能实现高收益。”谈话间,大家道出了去年的收获,憧憬着新年的好收成。

张雪泥告诉记者,原来的申河村是县里的穷村、弱村,完成脱贫任务后,村集体经济发展一直后劲不足。为破解难题,村里在2021年底成立集体合作社,引导鼓励村民将自家土地经营权入股至合作社,通过股权配置、收益分配等方式,构建村集体同村民利益联结机制,走“抱团”发展路子。最终,全村103户村民共将500余亩土地集中流转至合作社。

据张雪泥介绍,在股权设计上,村集体以资金、农资、技术和管理等折股51%;在利益分配上,扣除生产成本后将收益的20%分别用于股民分红,余下作为村集体收入,用于合作社扩大经营、风险防控、村级公共事务等开支。

土地集中流转后,如何助力农田增量、农民增收?驻村第一书记刘波向记者介绍,村党支部征得农户同意并统一签订协议后,将流转后的连片农田进行改造,把村民“零散”的土地整合成“一块田”,为机械化耕作打下好基础。同时,合作社通过规模经营、科技赋能、集中采购农资等方式,还一并实现了降成本、增产量、促发展。据介绍,去年在宿州市卫生健康委的帮扶下,村里配置了5G物联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,缓解了夏日粮食“卡脖子旱”的困扰,仅一茬夏玉米就为村里带来了16万元的收入。

“村里流转了俺家的五亩三分地,涨了租金还给分红,加一起超过6000元,算上务工,去年增收了1.5万元。”谈到自己收入的变化,脱贫户张长保笑容满面。

据了解,申河村成立村集体合作社后,组建专业农业生产团队,充分发挥村里种粮大户农业技术专长、经营管理、销售渠道优势,全年实现鲜食玉米、菠菜4连茬种植,为村集体带来了近40万元增收,并间接帮助全村460户村民通过务工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。截至2022年底,申河村集体经济已突破80万元,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.68万元,进入了全县“头雁村”序列。

“田成方、路相连,小乡村展现新气象。”刘波说,下一步村里将全面推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提质扩面,让更多村集体和脱贫群众参与其中,共享集体合作发展成果,不断拓宽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子。

本报通讯员 王 磊 本报记者 范克龙